架空于歷史卻脫離歷史,想要引導現實卻脫離現實

  • 商洛在線
  • 2023-08-09 06:08:17
  • 來源:嗶哩嗶哩

作為純動畫黨本來是被第一季多層次的人物塑造和節奏所吸引,然而看到第二季把作者寫這部作品的本意完全表達出來后就徹底失望了。

托爾茲的“真正的戰士不需要劍”,本以為“戰士”的定義是反對無謂的為貴族爭利殺戮,而是為受戰火波及的平民戰斗——盡管說出這話的托爾茲本身就是在消極避世。然而第二季也完全把這句話導向了一個毫無深度的主旨:非暴力不合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親人被殺?不要復仇,暴力是不好的;看見戰火紛飛生靈涂炭?不要參與,暴力是不好的;看見身邊的人被虐待至死?不要還手,暴力是不好的。那怎么辦呢————逃。逃到冰島,逃到文蘭,逃到惡人追不上的地方。盡管你的親人朋友不該死,盡管有許多人正在被奪走珍視之物,盡管你要被迫丟棄自己的所有。面對剝削、壓迫、掠奪、不公,應該放棄抗爭,捂住眼睛不去看現實的苦難,帶著所有去順從,去逃亡。

然而哪怕僅僅只是這樣也會有可看之處的,或許一個在亂世中的行道者行記也會很吸引人。然而遺憾的是作者對于背景的刻畫,對于事件因果關系的歸納,對于人物行為的解釋多少令人感到不適。一種源于這個作品本身扭曲的邏輯的不適。

對于第二季整個奴隸篇都圍繞著凱迪爾的農場展開。對于這個農場,作者把它描寫成了一個遠離戰亂的美好的世外桃源。而凱迪爾開篇被塑造成了一個“善良慷慨”的好農場主。然而本作是如何描寫他的“善良”的呢:買了兩個奴隸,告訴他們自己開墾一大片土地就能獲得自由,他竟然會給奴隸自由!別的奴隸主都竭盡所能不擇手段的虐待奴隸,他竟然會好好跟奴隸說話,還會夸他們!他還會親自下田做活!作工做多了還會有獎勵!從主角們還是配角口中,這真是天大的恩人,于是在整篇故事里,他們的口中邊一直恭敬地掛著“老爺”

這是恩賜么?顯然不是,他們要花費的精力創造的價值何止幾倍于他們自身的價值呢?然而在角色口中,他們淪為奴隸是命運多舛,是天意,而凱迪爾是給他們機會的好人,仿佛由制造奴隸的維京海盜→運送奴隸的奴隸商人→購買奴隸的買家這三者組合成的北海三角貿易里,凱迪爾作為買家就是能脫離這種罪惡獨善其身的善人。然而不是。這位老爺靠奴隸和佃農所得來的財富正是源自于維京在北海的罪惡掠奪。他猥自枉屈,躬耕于自己田地的“親民”的舉動,也仿佛不是為了給自己賺取財產而是為他人勞作一樣

對于凱迪爾懲戒偷盜小孩的片段,劇里所說的是“作為北方的男人不得不做”,把責任都推到丹麥的社會,仿佛他不是為保護自己財產所做,又仿佛他所提的“父債子償”就是什么善舉一樣——即使兄妹的家庭就是被農場主的債務逼得家破人亡。而在蛇和眾人口中,對于因饑餓不得不偷盜的二人進行毒打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一樣——這也不是因為農場必須保持壓迫,都是丹人社會害得!即使在后面打死阿爾涅茲,短暫地露出他壓迫者的獠牙,最后主角依然在辯護:復仇是沒有意義的,不能殺他。

而對于阿爾涅茲一家的下場的原因,作品由哥達之口這樣解釋:如果哥達不參與戰爭就不會有這樣下場。卻不對如何解決周邊的勢力和大家族的覬覦做出解釋。

從對于北海戰爭本身的描寫到農場的刻畫,一直都把剝削壓迫者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合理化,把責任歸咎于“時代”歸于“暴力”,戰爭都是因為維京人喜歡暴力,只要沒有戰爭,就不會有奴隸了,就不會有人死了。

全篇都是如此,對于人物的刻畫和行為的邏輯從始至終都保持一種對于剝削者的美化和壓迫的合理化。有人說作品是中世紀,人物都帶有局限性。然而這是作品而不是歷史,人物可以有局限性,故事里的人物可以覺得合理,但是身在現代的作者和讀者們,如果也覺得這些事是合理的,那顯然就不是“局限性”所能說明的了。

回歸本篇所架空的歷史背景,其本身對于戰爭和矛盾的解釋就自相矛盾。戰爭本身是源于暴力,那么丹麥人和海盜舍棄暴力就好了嗎?并不會,因為他們是因為惡劣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生存需求才導致的暴力掠奪手段。那么克努特統一北海,其為了理念所做的暴力行為對了嗎?作者用了貶義的表現手法卻不明說。明明是君主為了統一全國封建勢力與割據農場主的戰爭,卻把農場主作為弱勢的一方,把農場的打手們塑造成高尚的戰士。最后用主角的光環強行導向結局,草菅人命的士兵突然就被感化了,克努特放棄了暴力,反而達成了目的,農場得到保留,托爾芬等人獲得自由回到故鄉,喜聞樂見的happyending。然而這就合理了么?即使是在現實里,“文蘭”的開辟也從來不存在和平,殖民者們都是從世界的各個地方帶著希望逃去那些荒無人煙的殖民地,然而他們從未帶去過和平。那些完全放棄暴力的人們在現實也只會是一堆堆埋在沙土下的骸骨。

有人說鄭健差不多得了,看個動漫那么多事滿嘴剝削壓迫,然而作為觀眾每個人都有評價的權利,何況這部作品本身其主旨就帶有意圖影響現實的鄭質目的呢?一提到甘地,或許大多數人都是貶大于褒,然而把他的思想拿二次元包裝一番,加點抒情的敘事就有許多人視為珍饈了。

一個人用自己一生詮釋自己的信條,為被壓迫者找尋出路,那他毫無疑問是高尚的戰士,所以馬丁路德金、切格瓦拉是受人仰慕的戰士;然而拿大愛作為幌子,把壓迫者的壓迫視為客觀規律與命運,以反暴力的名義要求被壓迫者放棄反抗的暴力,接受“命運”,逃避現實,這種人,是殺人于無形的最偽善的惡魔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