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宿別樣美?提質升級再發力

  • 商洛在線
  • 2023-08-21 06:26:55
  • 來源:山西日報


(資料圖片)

夜幕降臨,蟬鳴鳥啼。遠離城市的喧囂,尋一處幽靜的民宿,住上一兩晚,體會城市生活少有的輕松與愜意。或躺在舒適的躺椅上,仰望滿天星斗;或在涼風吹拂下,用心感受“森呼吸”;或伴著美麗的自然風光,飽餐一頓可口的農家佳肴……  隨著輕旅游、微度假的不斷升溫,這樣的詩和遠方受到越來越多都市男女的喜愛。近年來,鄉村民宿作為一種新興起休閑業態,逐漸成為城市居民旅游消費的新熱點。

特色民宿越來越受市民青睞

“遠離城市喧囂,回歸山河鄉野,聽鳥叫蟲鳴陣陣,品農家特色美味,既找回了兒時的記憶,又放松了身心……我真是愛極了回歸恬淡寧靜鄉村,住一住老屋民宿的旅游模式。”8月15日,趁著周末領著一家人泡溫泉住民宿歸來的韓瑩開心地說。  城市生活節奏加快,鄉村民宿滿足了人們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期待,民宿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這個暑假,地處黃河東岸、呂梁山南麓的永和縣乾坤灣鄉東征村是一年中人氣最旺的季節,在僅幾百人的小村莊里,時不時會遇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憑借“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的紅色招牌,東征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已經建起102孔民宿窯洞。村民劉成生深有感觸:“以前我們靠種地為生,現在把家里閑置的房子利用起來開了民宿,不用出去打工就能掙到錢了。后來又將窯洞作為資產入股集體,按標準改造成鄉村民宿,交村集體經營管理,我只管利潤分紅,太省心了。”  同樣,在被譽為避暑勝地的“清涼陵川”,群峰崢嶸,清泉流響,一座座鄉村民宿林立其間,宛如一幅山清水秀的“太行江南”畫卷,引得不少游客逐“涼”而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僅王莽嶺景區接待游客人數25萬人次,游客規模和旅游收入均創近年新高。  27歲的勤泉村村民宰行行就是看到了鄉村民宿的發展前景,便回鄉辦起了民宿。宰行行滿臉笑容地說:“這兩年旅游形勢好,勤泉村的發展也好。加上政府重視康養產業建設,村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守家在地還能掙上錢,多好的事兒啊!”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來勤泉,他還開起了直播,利用短視頻平臺推廣起了自己的家鄉。  熱衷自駕游的晉中市民郭銘明曾在朋友圈這樣描述:“心靜了,方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心晴了,才能照見萬物的實性。鄉村民宿幽靜的環境、貼心的服務,為游客心靈回歸打開了新的窗口。”這大概是鄉村民宿越來越受青睞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政策利好鄉村民宿快速走紅

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要體驗當地獨特風情的生活方式,入住特色民宿就成為眾多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市場有需求,百姓有期盼,政策便會有支持。  今年4月,省文旅廳印發了《山西省鄉村民宿業發展規劃(2022—2030年)》(下稱《規劃》)明確提出,力爭到規劃期末,全省鄉村民宿規模達1000家,讓鄉村民宿經濟成為山西全域旅游示范區、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的重要抓手。《規劃》還提出,以重點景區、山川河谷、古村落、城市近郊、主干交通為重要選址因子,依據突出主題形象、集中功能單位、合理規劃交通與視線、保護旅游環境等規劃指引,重點培育城郊游憩型、交通廊道型、景區依托型、文化鄉居型、生態康養型五大類型民宿。  同時,省財政廳會同省文旅廳,對創建全國甲級、乙級、丙級旅游民宿予以補貼獎勵,加快推動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  素有“世外桃源”之稱的平順縣石城鎮岳家村,便圍繞“風情小鎮、特色鄉村”發展理念,依托獨特的石板房建筑、古老的民風民俗和鄉村自然景觀,從設計理念上下功夫,在體驗內容上大做文章,進行差異化發展,個性化打造。同時,該村投資380萬元在懸崖邊新建了一處高檔民宿,著力體現“進門有特色,出門很精彩”的風格。該民宿一開張,就吸引了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來體驗。  同樣,在忻州古城的知忻俯民宿,負責人劉喆高興地說,“暑假以來,很多外地游客帶著孩子來古城旅游研學,房間基本上每天爆滿,家庭房更是早早就在各大平臺上被預訂一空。”他特別感謝忻府區稅務局開展的“稅務+民宿聯學共建”活動,“民宿管家”服務團隊對其進行了手把手涉稅輔導,讓他受益良多。他表示,要用足用好政策,打造更具特色的精品民宿,為游客提供更優質舒心旅游體驗。  “事實上,民宿個體戶可享受到的優惠政策很多,大部分符合享受免征增值稅、減半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的優惠政策。民宿企業享受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并且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年底,這對民宿行業發展都是利好消息。”朔州市稅務局政策法規科科長李晉君介紹說。

藍海商機尚需多方協同發力

不難看出,山西民宿正在迅速發展。忻州的溫泉療養、古城文化、五臺山自然宗教獨具特色;臨汾地區則以時尚、科技、村落為主打方向;以古堡文化為主線,加之全域旅游板塊覆蓋的晉城民宿與眾不同。在展示自身特色的情況下,山西民宿搭配周邊景色、聯系當地文化、配合高端服務,呈現出鄉村民宿獨有的風韻。數據顯示,目前,全省“三個人家”達到458家。其中,黃河人家191家、長城人家67家、太行人家2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宿旅游的發展中,熱門景區本身的流量為民宿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景區+民宿”的組合搭配已經成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民宿與景區在經濟、文化和空間上的相輔相成,也為當地帶去穩定持續的旅游收入。  臨猗縣廟上鄉因棗而興,因棗而名。位于廟上鮮棗特色小鎮的棗林人家,是文軍強依托當地特色專業鎮建設的契機,打造的集游覽、住宿、餐飲于一體的農家樂,近期剛剛入選“黃河人家”。文軍強說:“客人多了開票需求也就大了,很多涉稅問題也就來了。還好現在有稅務部門的遠程幫辦,能及時對我們進行財稅培訓和輔導。”  當然,民宿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依然面臨很多問題: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無法滿足客戶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收入來源單一,收入主要靠房源;業態品質不高,無法滿足用戶體驗;周邊配套設施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民宿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陵川縣耕讀任家客棧負責人任冬貴表示,大多數鄉村民宿屬于個體工商戶,抗壓能力比較弱。特別是疫情期間,客流量下滑比較明顯,經營面臨著窘境。得益于國家財稅政策支持,才讓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采訪中,不少人表示,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民宿周邊的交通配套建設也至關重要。期待在重點旅游景區、傳統村落、休閑農業聚集村、休閑農園、特色景觀旅游名村、“農家樂”等鄉村特色旅游區域開通城鄉旅游公交線路,提升鄉村旅游、鄉村民宿的吸引力。  當前正處于旅游旺季,民宿業持續火爆,希望民宿行業珍惜機遇、加強自律,不斷提升品質和服務水平,突出特色化、精品化發展方向,為旅客提供更加優質的入住體驗,持續推動行業提質升級做大做強。

本報記者任志霞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