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黃金水道”復航記

  • 商洛在線
  • 2023-08-21 10:12:31
  • 來源:新華社

集裝箱貨輪在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沙灣碼頭整裝待發(2023年7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8月18日,“烏江集裝箱水運航線的開通,降低沿江物流成本30%以上?!辟F州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齊說,以前汽車運輸一個標準集裝箱需要5500元,如今船舶運輸只需3500元,對沿江企業可謂重大利好。

近期,在貴州水運第一條集裝箱班輪航線正式開通現場,王齊連連感慨。


【資料圖】

當天,11艘裝載著5500噸貨物的船舶從貴州遵義港沙灣港區出發,沿著烏江直奔重慶涪陵黃旗港。

沙灣港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大烏江鎮,是千里烏江水運的黃金分割點,水運區位優勢明顯。如今,貴州在這里建起了余慶沙灣港口現代物流園,計劃打造當地“北入長江”的主要集散中心。

在余慶縣縣長賈旭東看來,貴州烏江集裝箱班輪航線開航,完善了集裝箱干線運輸服務網絡,為“黔貨出山”提供了更多可能。

“烏江水運集裝箱運輸發展,將進一步助推貴州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辟Z旭東說,希望借此通航契機,努力形成長江上下游聯動、干支流聯通、東西部互補的發展格局。

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是典型的內陸山區省。這些年,構建包括航運、高鐵、航空等在內的立體交通網絡,一直是貴州積極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的重要舉措。

烏江是長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歷來是貴州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其流量充沛,流態穩定,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然而,此前受包括開發梯級電站等諸多因素影響,烏江干流一度處于分段通航狀態,航道水運發展受到制約。

為了推動烏江“黃金水道”再現“舟楫往來”的繁榮場面,貴州于2014年開展水運建設大會戰。推動烏江渡至龔灘航運建設工程完工,實現烏江正式與全國高等級航道“并網”;2016年,烏江思林、沙沱升船機相繼建成投用……一系列有力舉措使得烏江在斷航10多年后,實現了全線復航。

隨后,為進一步提升烏江通航效率,貴州省又啟動了構皮灘水電站通航工程建設。

構皮灘,水流湍急,地勢高差很大,被稱為烏江“天塹”。盡管此前已經通航,但屬于翻壩運輸,來往貨船需要在上下碼頭裝卸貨物,費時又費力。

貴州省構皮灘發電廠工程管理部主任袁曉斌介紹,為了提升構皮灘水電站的通航效率,通航工程仿照三峽水庫的設計理念,整個通航線路長2306米,采用三級垂直升船機方式,由上下游引航道、三級垂直升船機和兩級中間渠道組成。

2021年6月,構皮灘通航工程完成全線集控過標船測試,正式投入試運行。如今,船舶在構皮灘能輕松跨越230多米高的大壩,全程只需要一個多小時。

500噸級標船從下游引航道駛入第三級承船廂(2021年6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當日,位于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境內的烏江構皮灘水電站通航工程開始試運行。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同年11月,14艘滿載磷礦的貨船,從貴陽港開陽港區出發抵達安徽蕪湖港,標志著烏江“黃金水道”全線大規模復航,500噸級船舶可直達長江干流。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韓劍波介紹,2021年復航后,烏江運力已經超過了7萬噸,貴州水運運輸量已經接近100萬噸,為推動烏江沿岸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審:武淑

二審:湯成偉

三審:李蓓

標簽:

?

推薦More